查看原文
其他

当春节与风雪相遇:复盘灾害类突发报道|评稿会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今年,我国遇上了自2008年以来最复杂的春运天气。春节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今冬以来最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其中雨雪核心影响区就包括作为交通枢纽的湖北、河南等地。今年春运路上,归乡游子注定经历一些“不寻常”。

相关的报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记者是如何报道突发灾害的?”“如何在新年这样的特殊时段开展灾害报道?”等问题在我们心中环绕。

深度训练营第一期评稿会以“当春节与风雪相遇”为主题,选取了多篇相关的雪灾报道,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书写归乡暴雪途中的人间百态。

Q1:最近有很多关于暴雪中归乡的稿件,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哪篇文章?谈谈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点。
贾晨溪:印象最深刻的是“凤凰网”于2月7日发布的《死于置办年货中:南方雪灾72小时》。我是在除夕前一天看到这篇文章的,该篇文章聚焦于“极端天气使亲人在春节前阴阳两隔”这个点。在春节团圆的气氛的烘托下,这篇报道格外令人揪心。

过年期间的武昌站  图源界面新闻

周冰:我印象很深的是《南方周末》的《冻伤的青蛙,停摆的市场,结冰的高速:湖南暴雪五日》。说到暴雪带来的影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出行受阻、交通事故之类的事情,然而这篇文章中补充了农业方面的信源(例如青蛙养殖户许喜俊),我还是蛮意外的。我很好奇受访者是怎么联系到的。
卫元祺:《南方周末》的《“大部分大棚都塌了”:湖北冻雨后,他们的考验才刚开始》这篇最令我印象深刻。这篇报道的结构特别完整清晰,作为一个对于农业了解不多的人,我都可以通过记者的描述想象到当时的场景。这篇还写到农业技术专家到当地麦田考察,指导防灾减灾情况,这个视角也很独特,有利于让我们看到农业受灾的整体情况。其中,文章最后一部分还提供“解困”的思路与路径,引用了梁红艳专家的建议,如降低设施农业的投保门槛、提高南方简易大棚的建设规格。
肖林蕊:我也很喜欢《南方周末》的这两篇,除此之外,我还喜欢“界面新闻”的《冰雪阻归途》。这篇稿件侧重于还原现场,记者采访了众多在归家路上遇到困难的人,重述他们的经历。这篇文章的细节非常突出,比如卡车司机王建东的故事,文章中详细地写了他花了多少钱去修车、妻子接到电话的反应等细节,这些细节的精准还原和场景的生动重现,让读者看得很动容。
王建东的故事本来只是通过视频在网络上流传,但该文的记者没有只是简短概括视频内容,而是重新去采访了主人公,把故事完整地写出来,这点值得我们学习——随时留意内容是否还有深度挖掘的空间。
袁扬洋:这篇我也印象特别深刻。或许有人会奇怪为什么要赶在雨雪很严重的时候回家,还有人会责怪式地问为什么不能提前规划行程,但看了这个司机的故事,我们或许就会理解这些赶路回家的人为生计奔波的焦虑与无奈,这个司机就是为了在年前多赚一些钱,冒着风险去送货,结果路上一波三折。
李婉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稿件是《新京报》的《“在高速上睡了两天两夜”,困在湖北暴雪中的返乡人》。我阅读了数篇关于冰雪阻碍返乡路途的报道后,发现部分文章的叙述角度比较相似,都集中在高速、铁路,而这篇增加了乘坐飞机返乡的人这一视角。另外,这篇稿件花费了较大篇幅去描写路上互相帮助的人,比如,村民来帮忙的时候用了吊篮,两三个小时,“吊篮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回合”。在灾情报道中,这种充满温度的视角还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尤其是在春节前夕。
Q2:该类文章一般需要拿到哪些信源?哪些稿子拿到了很独特的信源?如果你拿到了这个人的联系方式,你会如何提问?要注意哪些细节?
资料图源肖林蕊,下同
肖林蕊:
我想通过对文章的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以《南方周末》的《“大部分大棚都塌了”:湖北冻雨后,他们的考验才刚开始》为例,这篇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指出农业方面受灾的主要是大棚,呈现了受灾程度和大概范围;其次解释原因,大棚为何受灾严重且难以防备;最后指出重建的困难以及努力方向。其中的独特信源有: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梁红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汪华、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干部及工作人员。农业的独特视角造就了信源的独特性。此篇文章关注到受灾农业,且将视角转向灾后重建和补助赔偿。并且,文章信源身份可靠,经验丰富,可遇不可求。受访者专业程度高,人脉较广,掌握信息全面,灾后亲临第一现场,具有实际经验,与纯理论层面做出评价的专家学者有些区别,可信度更高。
而针对此独特信源,如何设置问题大纲,又该关注哪些细节呢?就我而言,首先,我会问一些还原事实方面的问题,比如,了解到的受灾情况如何?除了荆州市,湖北省其他地区受灾情况如何?相比2008年的雪灾如何?此次雨雪灾害为什么破坏性这么强?当地的条件(经验、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有什么特殊性?预防措施为何不足?大家对气象预警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极端天气对于种植业有什么特殊影响?不同作物之间有什么差异?对于农民和生产有什么影响?
第二部分我会去问一些原因解释方面相关的问题,比如此次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如何造成的?针对极端天气,上级部门有什么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如何(亲身经历)?农民们具体如何操作?效果如何?遇到哪些困难?原因是什么?
其次,我会针对灾后重建方面问一些问题。比如灾后上级部门给出了怎样的技术指导?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是否能起效?为什么?您觉得还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您供职的单位是否有计划救灾工作?农业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人力、成本、保险)?是否有次生危害(积水)?应该如何解决?您认为目前的重点应放到哪方面?未来政府、社会和个人层面做法可以如何改进?
在提问时,我认为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点是专业视角应该比个人视角更加宏观,他们掌握更多的数据和经验,可以以小见大。第二点,这些受访者他们既是专家、工作人员,也是当地的人。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从他们的角度考虑。第三点是如果有条件,记者可以跟随他们的现场考察,获得更多信息。与采访对象相处的每个细节都值得被关注,跟随式采访可以让读者更容易感同身受。

结合之前记者老师们的分享和文献资料,我总结了自己在信源方面的收获。
从信源分类讲起,我们可以把信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包括目击者、新闻当事人;新闻事件涉及的各种相关人物(新闻线人、调查者、直接相关的机构和政府部门),以及能对事件作出解读和评论的专业人士(权威调查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官员;专家、学者)。第二部分是文献:官方公告、报刊杂志、文件档案、论文报告、网络公开信息。
“人”提供的消息更重要,也更具有时效性、戏剧性。我认为有以下关注点:首先,忌采用单一信源,或使用辅助性证据证明该信源的可信度(物证>人证);当出现利益多方时,应该做到平衡。其次,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或利益相关者作为信源时应审慎对待。并且,从事件相关度层面,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信源:核心信源提供的一般是核心事实;第二级信息源往往能够提供支撑事件或是反驳事件的官方结果;第三级信息源则提供背景信息和相关观点。而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二级信源和三级信源会变得非常重要。

另外,深度报道的行文规范也需要注意。需要时指出信源的来历和背景,以便公众判断其陈述的可信度和公正性。举个例子,同样的一句话,李四自称“对此事并不知情”;调查此事的负责人张三说:“李四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与李四关系甚密的张三说:“李四对此事并不知情”。他们三者的信息来源也是不同的,都需要陈述清楚。
在对待“权威信源”时也应当进行必要合理的核实,不能不加核实地直接使用。一定要有证据意识,要注意保存采访证据。

那么如何寻找信源呢?在此,我罗列了一些找信源的途径。可以分为社交媒体、网络公开信息及二手信源这三类。
我们可以在抖音、小红书、快手、微博这类社交媒体寻找目击者或亲历者;在操作法律、社会相关题目时,也可以通过裁判文书网去寻找律师,通过天眼查去了解企业关系。也可以直接“搜信源”,通过数据网站、官方网站等途径直接搜索,有时候可能会有意外之喜。
信源的关系维护也很重要,有时候,记者可以和一部分采访对象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但第一次的突破也同样重要,需要一定的说服技巧,我们可以从对方视角出发,考虑对方接受采访可以得到什么;也可以努力打消对方的疑虑,主动提出完稿后发给他确认;并且,在线下采访时,我们可以找无限接近他们生活工作的地方,或者受访者常去的地点,让他们感到舒适放松,注意环境中的元素与人物、故事的联系。

Q3:相同主题的稿件如何才能走向深入?每一篇稿件是从哪些角度切入的?你还能提出哪些角度?

卫元祺:
总体来看,此次关于灾情的报道大部分都以人物为切入点,报道的焦点主要是交通运输和农业方面。比如《澎湃新闻》的《风雪中,归乡“险途”》,聚焦于交通运输方面,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聚焦于自驾车主、大巴车司机和摩托骑手。这篇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报道对象涉及比较边缘化的大客车和摩托车,让摩托大军进入到雪灾报道的视野。相比于机动车,摩托车在暴雪中的抵御能力显然更加困难。同时,这篇报道也关注到了客车运输相关的情况,让人们了解到这部分信息。
《新京报》的《湖北暴雪中,困在路上的返乡人》也主要聚焦于交通系统,整篇报道共分为四部分,分别关于湖北暴雪对高速公路运力的影响情况、高速公路周边村庄对于滞留行人的无私帮助、列车滞留情况及旅客供应保障和机场航班的相关状况。整篇报道虽然有对“人在囧途”的大量描述,不过整体的基调是赞扬风雪中人与人互相帮助,结尾对于几个采访对象圆满归乡的总结,也强调了灾害天气对社会的影响可以被克服的乐观倾向。采访对象也非常丰富,是一篇雪灾中的群像报道。

返回呼和浩特的飞机  图源张天爱
其中,我认为《南方周末》的两篇文章对于农业的报道更加接近深度的标准,它对源头养殖、交通运输和零售环节都进行了展现,对灾后重建和成灾机制也有比较详细的报道。这两篇可以说是在这次突发自然灾害报道中切入角度比较独特的报道,在大量同题报道都将目光聚焦于交通运输方面时,这两篇报道找到了新的角度,提供了比较独特的信息增量。
对于风雪中回乡群体的报道大多数还是以事件报道为主线,从小人物出发,展现被雪灾阻断归乡路的人们努力返乡的经历。这一部分报道人物和事件和细节都比较丰富,可读性很强,但我个人认为在深度方面还有所欠缺,大部分都聚焦于讲述采访对象的经历。其中有几篇读下来感觉同质性很强,找不到各自突出的特色。在描述风雪归家路时,将采访对象延伸到更多的主体,比如道路抢修部门、拖车公司、高速公路服务站工作人员等等,这样报道的内容应该会更加丰富。

Q4:对比之前的灾情报道(洪水、地震、暴雨暴雪等),现在的灾情报道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变化新发展?背后有什么原因可以挖掘?

李婉茹:
我选取了一些过往的灾害,比如2019年四川长宁地震,青海玉树雪灾,贵州水城山体滑坡,“利奇马”台风等自然灾害,将这些灾害与春节前后的湖南湖北暴雪、冻雨等极端天气等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一些变化和发展。
首先,或许是因为春节暴雪在时间上距离我们很近,也或许是因为这次的极端天气恰好出现在春节,所以我觉得这一次的灾情报道相比2019年的几次灾害报道都更加的全面、具体、深入。
就侧重点而言,对比2019年的玉树雪灾和长宁地震,我检索到的几篇报道都更加侧重救灾的过程,而关于春节暴雪各大媒体出的许多深度报道,切入口均为亲历风暴的人们。但是2019年的几次灾难事件中,我搜索到的、细节较为丰富的有“北青深一度”关于水城山体滑坡的那篇。
就具体的文章内容而言,春节暴雪报道中,采访对象增多和采访范围扩大。我认为,导致这些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一次的暴雪天气刚好遇上了春节返乡潮,因此,其影响大、范围广,受灾影响人数多,相对来说可以获得的信息量也更多,因而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

Q5:与以往大多数暴雪灾害不同,今年的春节与灾害相碰撞在一起,“灾与家”的对比中,归途中的“情味”显得更加深刻。最近的报道中哪些内容体现出了“情味”?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依此,你认为报道中应如何更好体现“灾与家”中的“情味”?

贾晨溪:
我总结了一部分写出了“灾害中的情味”的报道。比如“凤凰网”《死于置办年货中:南方雪灾72小时》,通过三个具体的故事,以小见大写出雪灾带来的“结果”,比如生离死别、家庭经济支柱倒塌、归乡路途的艰辛等等。“界面新闻”《冰雪阻归途》这篇在结构上也同上篇类似,以小故事为主,聚焦于人们在返乡遇到的困难时的互帮互助。
《三联生活周刊》的《南方暴雪中的返乡路:睡在路边、午夜推车与研究冻雨的人们》,主要讲述的是自驾返乡遭遇雪灾的故事,其中大家之间互帮互助的情节让我深受感动。《澎湃新闻》的《风雪中,归乡“险途”》则关注到了特别的返乡人——摩托车骑行者。他们因为担心其他方式返乡成本过高,所以选择了以往最便宜的返乡方式,没想到由于冻雨变成了价格较贵的方式。「每日人物」的《暴雪冻雨,困住春节返乡人》则聚焦了候车大厅的返乡人,人物较多,营造了很强的“不能返乡”悲伤氛围。
用《澎湃新闻》《风雪中,归乡“险途”》的导语作结:“平平安安,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也是那些在风雪中赶路的人,新年的第一个愿望。

Q6:基于上述讨论与对比,你认为现在的报道还缺哪些信息?还可以写什么?如果让大家写一篇这个主题的稿件,还想写哪些?

卫元祺:读下来后,我能感觉到大众对于冻雨和一般雪灾的区分不是很清楚,这也算是报道信息缺失的表现。所以,媒体可以将冻雨和雪灾的具体成因、对于地面造成的影响以及处理这些灾害的难度更加清晰地讲述出来,将这种科普性的内容和对返乡途中偶遇暴雪的报道相结合就更好了。
另外,有些媒体把这次的报道与2008年雪灾报道作对比,我认为这个角度很好,但是它在内容上并没有深入。我认为这类对比的报道不仅可以从对比受灾的情况入手,也可以将两者的社会应急管理的能力进行对比和观察。2008年的那次雪灾报道也有很多,如果能找到当时的资料,了解到具体情况如何、当时是怎么处理的、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这些内容做一个比较的话,我认为会更好。
周冰:我也认同。有篇报道提到2008年雪灾以后,我国已经研发出了相关的装置,能够避免因低温雨雪冰冻导致大面积电路受损。这是供电设备方面的进步,我想其他的领域也应该有很大的进步。除了进步,这次灾害中可能也展现出来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蔬菜大棚建设规格太低等。如果能将这些进步与不足都展现出来,一方面能让读者了解到灾害应急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能指明现实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与家人团聚后,看车窗外的积雪  图源张天爱

贾晨溪:很多稿件都聚焦于返乡的故事,我感觉缺少了等待他们返乡的家人的视角。这么多返乡的人,他们家人肯定也很着急、焦虑,想知道他们的信息、他们是否安全。尽管等待的人在家里并没有客观的困难,但我觉得他们的担忧之心,不比困难轻。

  *文中资料图片均由肖林蕊提供
封面图由刘影提供

-END-
统筹|刘   影 罗清如 吴珮如
组稿|连钰媛 袁扬洋 
参与讨论&整理|袁扬洋 连钰媛 周   冰 李婉茹 吴珮如
卫元祺 肖林蕊 罗清如 贾晨溪 刘   影
编辑|吴珮如
值班编辑 | 张晨露
运营总监丨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短剧之外,看见消失的ta们|天天泛读
[2]环境新闻记者七七:“做环境报道是一件很酷的事儿!”|科学新闻
[3]北青深一度梁婷:“隔空猥亵”如何发生 | 解困报道复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